16次高考背后:当年没有圆梦我绝对不服这口气
在有关梁实的讨论中,大家最难以理解的是,他此前参加了15次高考,却为何屡考不过;屡考不过,却为何还要继续参考? 对此,梁实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个高考梦,“可能我们那个时代经历过的人,才会理解。”他说,“考上了出来就是干部,考不起就是工人……”这么多年连续落榜,高考,已成梁实的一个心结,他说:绝对不服这口气! 他的努力 爱在茶馆学习每天看6小时书 作为一名朋友眼中“他家建材生意做得不错”的生意人,梁实是否能抽出时间看书? 几年来的媒体报道中,梁实均自称“每天要花6个小时复习功课”,“到茶馆学习已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这次,在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他也说,从今年开年以后,“基本上把这个事情(看书备考)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看书。” 吴成列曾在西南交大附近的交桂路开“兴源茶楼”,从2002年到今年6月初他的茶馆转让出去,“兴源茶楼”一直是梁实的备考“根据地”。“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周几乎有6天都可以看到,他抱本书坐在茶楼。”吴成列说,从2002年起,梁实便总是在他的茶楼看书,“抱起数理化、教辅教材,每天放在茶楼,看到晚上,带本书回去,第二天又来。”吴成列还举例说,在茶馆的日子中,梁实是“上厕所都抱本书”。有记者发现,梁实在汽车后备厢、后座和副驾驶座位上,也都放上了各种复习资料,“有的翻烂了,有的崭新”。 “他天天来,很执著。胡子都白了还这么认真地看高考书,有点特别。”吴成列说。对梁实的屡考而不过,吴成列有他的看法:“有些人不理解,骂他是神经病。其实他很聪明,反应很快——你们跟他接触,就应该感受得出来。” 他的观点 有高考更有生活中的责任 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一位名叫曹湘凡的湖南人也曾被誉为“最牛高考钉子户”。曹湘凡参加过13次高考,年过四十才进大学,梁实在谈起他时,更多像在照一面镜子。“我们两个,考的次数之多。”在一阵嘿嘿长笑后,他谈起两人的区别:“但是他有一个问题我不能苟同。你看他为了考试——他本来是一个小建筑包工头,要说的话发展前景、收入都可以。结果他为了考试,沉浸当中,工作也不干了,老婆也离婚了,这个不行。”边说边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梁实的观点是——你毕竟成了家,肩负各种责任,“你如果为了这个东西,把所有的责任完全抛开,这个还是不得行,有点过火!”那他在家庭生活中如何避免这种冲突?“该我做的事情,我尽量把它做完,尽量做到最好。”比如,“要和一些人谈点事,正经事必须放在首位。”在这方面,他给自己打出分数——一百分中的“七八十分”。下一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