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客 发表于 2019-1-28 21:00:29

14 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十七回 视频


         14    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十七回   视频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悟空寻找袈裟,跳到空中,把腰儿扭了一扭,早来到黑风山上。住了云头,仔细看,果然是座好山。况正值春光时节,但见: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不遇幽人,那寻樵子?涧边双鹤饮,石上野猿狂。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
用但见描述来说明这是好山,好水,好地方,是个修行的好场地。果然,就有三个修行者,书中描述:那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
      听他们讲的内容:讲的是立鼎安炉,持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实际是就是第二回,菩提祖师讲的“动”字门中的那一套。这里还要说一下,“立鼎安炉,持砂炼汞,”并不是真正修个炉子,倒入砂石矿渣,炼出贵金属,是把人的身体比喻为一个“鼎”,在体内炼出丹来,称之为“炼铅汞”,实际就是说修行。说道家要炼出贵金属来实属外行的误解。
悟空一棒打死一个妖怪,吓跑两个妖怪,一路追赶,来到黑风山黑风洞,对这里环境的描述,但见那:烟霞渺渺,松柏森森。烟霞渺渺采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薜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台。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花香。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真是个修行的好地方。
   用悟空和小妖的对话,虽是好地方,住的却是妖,行者骂道:“你个作死的孽畜!甚么个去处,敢称仙洞!仙字是你称的?快进去报与你那黑汉,教他快送老爷的袈裟出来,饶你一窝性命!”
    听悟空和黑熊的对话,用黑熊的话反应出一个规律,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上,行凶招风,是我把一件袈裟拿来了,你待怎么!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能够盗走你袈裟的人,水平一定不亚于你,所以对你无所谓,承认了是我盗的,你能怎样?
用悟空的自我介绍,讲出正宗修行的道路和方法,我: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
    我们来细读这首诗,“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我的修行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已经跳出了轮回,是有成果的人了。“灵台山上采药苗”,道家修行过程中讲的采药,并不是背着背篓真的在山上采药,而是把最初修炼时的那段初功叫采药,把后面的过程叫炼丹。“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我是有名师指导的,你不要欺负我。“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老师说过的,人身体内有自己的丹药,这个丹药要靠自己去炼,你从外面去采取是徒劳的,采来的炁终究不是自己的炁,你采了我的炁对你也没有用, 你把我的袈裟偷去也无用。“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一切一切都要自己有仙根,自己下工夫,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果。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你要得到这一切也很简单,道路并不远,三年时间就够了,你是有基础的,不像那些没有基础的俗辈。
    黑熊哪里听得进这些,要是採炁的人知道这个道理他就不会採炁了,所以必然有一场好杀,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那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关了石门,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书写请帖,邀请各山魔王庆会不题。   
    没有把你孙悟空当成一回事,该吃饭就吃饭,该请客就请客。后面黑熊请老和尚,被悟空假扮,识破后又一场苦斗,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回家关门睡觉,第二天照样请客,悟空毫无办法,只能去请观音菩萨。
    悟空请得菩萨,到了黑风山,打死前去贺寿的道人凌虚子,菩萨变作凌虚子,菩萨与黑熊精法力不在一个档次上,完全可以不变妖精就把收腹了,作者有如下两个目的,先看悟空与菩萨的这段对话,是变妖精的第一个目的。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这句话教导所有的修行者“菩萨妖精,总是一念。”修行路上,一念之差走入妖道。
第二个目的,悟空变作一颗丹药,让妖精吃下去,书中简单几句话,“那妖才待要咽,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现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滚倒在地。”这是小说中悟空第一次钻到妖怪的肚中,悟空在妖怪肚里起事,妖怪心里痛。不论是谁痛,都是痛在修行者的身上,多年修炼来的“袈裟”,岂有不痛之理,十分心痛,痛在修行者的心上。
    菩萨收服黑熊怪,取回袈裟,唐僧方可一路西行。


    现在,我们再来把十六、十七两回连起来看一下。三藏师徒二人来到了观音院,先是口头上与老和尚较劲,十万八千里,我已经走一万多了。老和尚也不客气,痴长二百七十岁了。行者更不客气,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比完嘴劲然后开始比实际的,老和尚拿出了所有的家当显富,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老和尚亮出了所有本事,要与来者见个高低。来者内心充满了矛盾,既知道所学本事不能在外人面前显摆,但人心的表现欲又控制不住自己,也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显出来了,用内行的话说就是放出了体内的能量,把修炼多年的真炁放出来了。
老和尚学的就是“静字门中,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来者学的是了道成仙,跳出轮回,与天地同寿的本事。两者当然不可比,一比就见高低。老和尚起了谋财害命,贪婪之心。也就是一念只差,烧了观音庙,送了自己的命。三百六十旁门,门门都有正果。现在连自己的旁门正果都断送了,真可惜。
    在与老和尚的斗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三者,黑熊怪。现实中,这个第三者手段、水平一定要高于前两者,才能顺利拿走袈裟。现在来看,这里袈裟指的是什么?修行者经过一定时期的修炼,体内出现了一种感受,有人说是炁,有人说是灵根真种子,就是那个圆陀陀,亮烁烁的东西。再说简单一点,就是初功修完,百病不生这点自我身体保护能力。这个东西,在自己体内,能使病魔远离,拿出来能显示一些特殊的功力。你不拿出来显,别人是不知道的,一但显了,就有比你高的人是能够盗走的,小说只能写悟空和黑熊怪打个平手。
    现实中,这种行为叫做采炁。就是用某种手段,夺取他人体内的炁。这是歪门邪道用的方法,其实对采炁者无任何好处。对被采者来说损失就够大了,不论怎么修炼都收不住炁,有的根本就守不住了,心理和生理都觉得遭受了打击。那怪手段比你高,人又无德,就是不还,打又打不过。悟空实在无法,只有去找自己上级,搬救兵。如果上级都打不过就只有干遭了。
    观音菩萨来降黑熊怪,他们的水平又不在一个档次上,根本用不着变妖精,献仙丹。只是通过变妖精方法,说出两句对话,教育后来所有的修行者,悟空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菩萨妖精,妖精菩萨就是一念之差,切莫一念之差误入妖道。 献仙丹钻到妖怪的肚中,妖怪心里痛。不论是谁痛,都是痛在修行者的身上,多年修炼来的“袈裟”,岂有不痛之理,痛在修行者的心上,记住这个教训。
   菩萨降了黑熊怪,取了佛衣,行者才捧着袈裟,叩头而别。能把袈裟还到你手中,是非常高的高人。不是如此高人,就是把妖怪打死了,袈裟还不到你手中。再说直接点,就把采炁人打死了,你还是没有炁了,守不住还是守不住。现实中也有这类事,能还到手的是极少极少,能有这样的高人做师傅是很难遇到的事。所以修行人常说的一句话:中华难逢我已逢,人生难得我已得,大道难寻我已寻,名师难遇我已遇,今生不度待哪生!袈裟失而复得,悟空叫道:“师父,袈裟来了。”三藏接了袈裟道:“好了!好了!我等性命,今日才得全了。”修行就是修性、修命,如果不能收回袈裟,修行的道路就此结束。
   丢失袈裟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因自己做了无德的事,被比你自己高的人用“道”的方法打了,也会出现上面的丢袈裟的那种情况。千年的功夫,瞬间回到原始。

第十八回,高老庄收猪八戒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听下一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 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十七回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