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 发表于 2020-11-2 09:19:30

03 读通《西游记》 方知修行路 序言 第三讲 现在解读的意义







03 读通《西游记》方知修行路序言 第三讲现在解读的意(点击此处看视频)




             《序言》第三讲 五.世间真有神仙吗?真能长生不老吗?为什么要修行?    世间真有神仙吗?真能长生不老吗?释迦摩尼成佛了,他在哪里?涅槃了。道家的祖师老子在哪里?成仙了。你能把他们请出来我们一起喝杯茶吗?不能,还是都死了。都不是长生不老修行有何用?为什么要修行?怎样解释修行?       修行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生有来世,肉体生命是暂时的,灵魂是永恒的,由在生的功德决定来世变化,佛家叫轮回。变牲畜、动物是下等,变人是上等,都是人也分类,也有上、中、下之分,有人一生悲惨、辛劳,有人外表看上去一生幸福,其本人任然觉得劳累、艰辛。争名的袖蛇而走,夺利的抱虎而眠,轮回总体来说是个痛苦的事情,修行就要跳出轮回,不想再来了。可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什么,来世又怎么样。当修行到一定程度时,就知道自己的前生和来世,最终跳出轮回。这就叫长生不老。    有人说我天天在庙里念经看佛,吃斋好善,不做坏事不杀生,不下地狱就成佛了,为什么还要炼功修行?我做一个不恰当比喻,人在世间,遵纪守法,不进监狱,是不是就自然成了全国人大代表?是不是就成了议员了呢?不是啊,不进监狱与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为议员中间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进地狱与上天堂、成佛、成仙还有很大的距离,中间还有很多事要做。这要做的事就是修行炼功,只有修行炼功才能跳出轮回,成佛成仙。      六、世间有哪些人修行,怎么修行?   人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八年,人们说他在菩提树下悟道,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八年,人们也说他在悟道,王阳明人们也说他在贵州农场悟道八年(又有种说法是三年,他每天把自己装在石棺里睡觉),人们也说他在悟道,丘处机隐居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潜修七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六年。每位伟人都在这几年时间里做了些什么?现在的学者们都说他们在“悟道”。我就有一个问题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用了几年的时间,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而我们在学万有引力定律时,物理课上只用了两个课时。那么,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用了八年时间悟道,把这个道理悟通了,也写出了经书,例如《金刚经》教给后人,后人要学懂它就该是只用几节课,或者几天、几个月,为什么后人也要用八年或者超过八年的时间去重新悟一次道?这就解释不走了。其实他们并不是在悟道,他们早就懂得了什么是道,不需要再来重新悟道,而需要在这几年中扎扎实实地做一件事实,排除一切干扰修行、炼功,后人把这修行、炼功错误理解为“悟道”了。只有经过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修行,才能跳出轮回,在儒成圣、在释成佛、在道成仙。这一过程就是《西游记》漫漫的西天取经路,只有走完取经的路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西游记》。前面例举的都是著名的成功的修行人,除他们外世间还有很多修行人。    七、为什么说《西游记》是道家的书而不是佛家的书呢?   第一,在修行的过程中,道家讲功法,佛家不讲功法,佛家讲境界、场景,而整本《西游记》都是以讲功法为主,只能说明它是道家的修行证道书。    第二,儒、释、道三教好比上天在人间办的三所学校,都讲修行之道,目标都一个,水平都一样,都是达到跳出轮回成佛、成圣或成仙。但入学收生的水平不一样,道家好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收生讲课,佛家好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收生讲课,儒家好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收生讲课,而《西游记》是从初功入门开始讲,从这里也说明它是道家修行的书而不是佛家的书。第三,《西游记》作者邱长春是道家先师,修行的成功者,他只可能写道家修行的书,指导他的徒子徒孙了道修行。 邱长春精通儒释道三家的理论和经典,用佛家的语言、人物和经典,精确地表达道家的思想,小说看上去都是在讲佛家的故事,实质是在讲道家的问题。这就是佛家为什么不讲《西游记》的原因,现在很多学者都提出过这个问题。    中国古人有个美德是不说他人的坏话,道家写的《西游记》反面人物都是道人,开口骂的就是“妖道”,和尚多是正面人物,有盗袈裟中的老和尚是极个别的反例。佛家人看到此书也无法提出任何反对。    这里还说明一点,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是相同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才能用佛家的语言和形式准确地表达道家的思想。虽然是写来指导道家弟子修行,佛家也可以用来指导、帮助自己修行。 八、读《西游记》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每一章回的题目非常重要,它准确概括了本章回所要表达的思想,只看题目就知道了本章回的主题思想,比如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等等,只要读懂题目本章回的思想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全书的章回题目一气读完,小说的思想就总结出来了。    第二,书中的人名、地名有它的特殊含义,定要把它读懂,同一人物,在不同的地方名字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孙悟空,行者、孙外公;就是身体同一部位,在不同的地方名字也不一样,比如:“花果山”和“陷空山”。   第三,书中的诗、词、赋必须认真去读,用故事不容易表达的思想,用一首诗准确的表达出来。    第四,故事中的对话,甚至耍笑中的对话,都暗藏着要表达的思想。    第五,每章回的两句结束语,把本章回的思想总结得非常准确。    第六,小说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一至七回,从“灵根育孕源流出”到“五行山下定心猿”是第一部分。八到十二回,从“我佛造经传极乐”到“观音显圣化金蝉”为第二部分。十三回到一百回,从“陷虎穴金星解厄”到“五圣成真”为第三部分。从十三回到一百回,又可以再分成几个部分。如果按妖怪吃人的方法来分,可以分成从思想上阻碍前进或使人得病甚至死亡两部分;如果按修行理论和功法来分,可分为讲修行理论和修行功法,既讲理论又讲功法三个部分。第七,小说的最大特点,把一个一般问题或现象推到极致,夸大到顶峰,使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在真正的修行中,有这类现象就应该有所警惕了。例如:修行者在生活中遇上了一个女人,这女人对你产生了爱慕,本是非常一般的事情,小说中就是走到了女儿国,遇上了才貌双全,且钱财、权力集于一身的女儿国国王。又比如车迟国,就是遇上了歪门邪道,小说中的歪门邪道就达到了呼风唤雨的程度,不管他有多厉害,歪门邪道在正宗的修行者面前,始终是在下风,但也不至于到一个在上面吃你的贡品,另一方在下面向你叩头礼拜,喝你的小便的程度。    第八、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根据修行中每个具体问题,围绕这一个问题,编窜了一个故事,所以妖怪与妖怪之间没有联系,上一个故事和下一个故事没有联系,但把所有故事联系起来又成一系统。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修行中的指导思想和注意事项,二是讲具体功法,我这里避开功法一概不讲只讲思想,原因有两个:    1.我本人不修行,没有修行的具体感受,讲不出来。    2.到目前为止,修行还不可能开大班,远程教学,还得临炉指导,根据个人的情况具体指导。在修行这个问题上,与现在的所有学科都不一样,与所有的现在学习方法都不一样,都同在一起听课,但每个人的进步程度完全不一样,有人已经走了很远,有人还在原地踏步,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在没有走到那一步的时候,你把后面的方法都知道了,不仅对你没有好处,反而是包袱,成了杂念丢不掉,反而害人。在这里讲功法,讲出来你不懂,听懂了又害人。所以这里不能讲功法。修行是老师指导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问为什么,当把这一步过了后回头来看,原来如此,就知道为什么了,这就是这门功课的特殊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讲的这个问题。    九、我为什么要来重新解读《西游记》    中国古代大多人数是信教的,有些朝代皇帝带头信奉佛教、道教,大多数人是相信阴司报应的,没有宗教信仰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据现代统计,全世界不信教,没有信仰的人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六,约六分之一。而这六分之一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我们中国大陆。当某一天人们突然回归过去,重新信教的时候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已消失殆尽。为了留住这部分文化遗产,我必需重新解读《西游记》,把中国古人的文化思想留下来,以传后人。    我们把东西方宗教文化作个比较(东方指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西方指从以色列发源的宗教文化),圣经清清楚楚地讲明了人类是如何从伊甸园走出来的,走出来之后的人类是如何发展的,宗教是如何发展的,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把它叫做是从上到下的文化。翻开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经书,主要都讲的是如何成佛、成仙,也就是如何重返伊甸园,我们把叫做从下到上的文化。把从上到下看做顺,从下到上就是逆,顺成人,逆成仙,这就是东西方宗教文化的根本区别。上天爱西方人,把人类如何走出伊甸园的经过告诉了西方人;上天是公平的,也爱东方人,把如何重回伊甸园的方法告诉了东方人。东方人和西方人共同组成了世界,如果缺少一方,世界将是不完整的。可是我们不争气的东方人把这个方法忘了,把这方法弄丢了,如果不把这方法找回来,不仅是东方人的损失,也是全人类的损失。所以必需把它找回来,上对得起祖宗,下给后人留下回伊甸园的方法。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根本原因。我之所以能把我读《西游记》写出来,是我有幸曾经遇上了一位修行成功的老先生,因为我不修行,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把《西游记》中大多数故事的真实意义和一些问题讲诉给了我,通过回忆整理出来了这个读书笔记。当然,如果他的修行弟子亲自写出来或者亲自讲出来,站的高度又不一样,水平更高,身体力行,理解更深更透,问题阐述得更清楚,我期待着这一天。 现在还有很多人还不认为《西游记》是一本修行的书,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老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知道邱长春是写了一部修行小说《西游记》,但那本书已经找不到了。”那本书就是这本书,《西游记》是如何指导道家弟子修行的,就听我一回一回的来解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3 读通《西游记》 方知修行路 序言 第三讲 现在解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