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国文化名区 武侯计划年内启动
武侯区《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于春节前夕正式出炉。成都商报记者从中获悉,“三国文化牌”成为武侯区文化建设的重点———武侯区将全力建设三国文化名区,力争2~3年创建成全国先进文化区,2020年达到全国一流、国内外极具影响力。根据规划,武侯区拟在武侯祠、锦里周边重现三国蜀汉街区风貌,这也将成为武侯“三国文化名区”的标志性景观。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武侯区委宣传部了解到,三国蜀汉街区目前已进入规划阶段,今年有望启动建设,将整合武侯祠、锦里、南郊公园、浆洗街、耍都等载体资源,植入街区小品,融入三国蜀汉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景交融、产城一体的三国蜀汉街区风貌。
独特的诗竹文化魅力也将在新规划的望江楼诗竹文化特色景区中得以呈现。坐拥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的艺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武侯区还提出深度打造音乐特色街区。此外,女鞋之都3A级景区、国际商业文化特色街区的建设也将被积极推动。
此外,武侯区还将搭建“亲民、便民、为民”的区、街道政务微博平台,形成“武侯政务微博圈”,构建起全区联动的微博信息发布、民情收集和协同处置机制。武侯区将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6年,武侯区每个街道有1个综合文化中心、2~3个特色文化广场,每个社区(村)有1个文化活动室和1个以上室外文化活动场地。
成都商报记者 唐小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