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挂牌保护13处历史建筑
<table cellspacing=2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tbody>
<tr align=center>
<td> height=375 width=500 http://pic.newssc.org/0/12/21/72/12217248_844931.jpg
位于和平街16号的严谷荪书库
<table cellspacing=2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body>
<tr align=center>
<td> height=375 width=500 http://pic.newssc.org/0/12/21/72/12217249_906599.jpg
位于金河路60号附9号的王泽浚公馆
<table cellspacing=2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body>
<tr align=center>
<td> height=281 width=500 http://pic.newssc.org/0/12/21/72/12217250_134743.jpg
李家钰兄弟宅楼
摸家底
历时半年,梳理出上百个具有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历史建筑,如位于暑袜街的邮电大楼、原成都量具刃具厂主楼、李劼人故居等
建名册
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等级,统一设立标志,实施挂牌保护,今后,凡是纳入保护的历史建筑不能随意拆除
首批挂牌保护的13处历史建筑
●冯家大院
九思巷3号
●鹤鸣茶社
人民公园内
●李家钰兄弟宅楼
方池街22号
●王泽浚公馆
金河路60号附9号
●康季鸿公馆
通盈街699号
●唯仁山庄
龙泉山顶长松寺
●严谷荪书库
和平街16号
●李家钰烈士故居
文庙前街92号
●尹昌衡公馆
王家坝街4号
●邱家祠堂
龙王庙正街41号
●刘存厚公馆
西珠市街42号
●保路同志会原址
岳府街
●王右木故居原址
体育场路
成都商报讯成都市暑袜街的邮电大楼、原成都量具刃具厂主楼、邱家祠堂……这些承载着“成都记忆”的历史建筑,将被一一进行“挂牌保护”。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了解到,成都市房管局历时半年对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现状摸清了“家底”。作为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一项具体举措,下一步,成都将分批次对这些历史建筑展开“挂牌保护”,让历史文脉成为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
历史建筑多在一环内
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脉。去年12月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提出要努力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充分利用成都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机制和办法,传承历史文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举措之一。
据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韩蜀霞介绍,自秦代建城以来成都逐渐形成了“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市内及周边拥有众多历史建筑遗存。
为保护和承接好这些“历史记忆”,成都市房管局通过半年时间的调查摸底,先后梳理出了上百个具有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历史建筑。据介绍,从调研情况看,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多为明清以前的历史建筑。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大多建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从位置上看,多数分布在中心城区一环路以内,以锦江区和青羊区居多,其他历史建筑在各高校、公园等地方也有分布。
成都历史建筑的类型包括了民居类建筑、宅邸建筑、产业建筑、公共建筑及构筑物,其中以民居类建筑和公共建筑居多。它们有的反映出传统手工匠人精湛的技艺和传统观念;有的引入了不同程度的西方元素,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有的体现了工业建筑的“工业美”,有的与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关。“如位于暑袜街的邮电大楼、原成都量具刃具厂主楼、李劼人故居等,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代表性建筑。”成都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首批13处 率先完成2处
“成都历史建筑是传承成都城市历史文脉,展示城市的根和灵魂的载体,也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据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韩蜀霞介绍,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历史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都将制定不同的保护方案。
“目前,我们已经率先对13个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项目启动了保护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下一步还将陆续分批次进行。”韩蜀霞说, 2011年启动的13个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包括李家钰烈士故居、李家钰兄弟宅楼、王右木故居遗址纪念碑、严谷荪书库等。目前,位于青羊区文庙前街92号的李家钰烈士故居和位于青羊区方池街22号的李家钰兄弟宅楼2处历史建筑已修缮完工。
据了解,成都已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力度,正着手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制定历史建筑保护“花名册”,同时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等级,统一设立标志,实施挂牌保护。
今后,凡是纳入保护的历史建筑不能随意拆除。韩蜀霞告诉记者,成都将严格控制对历史建筑的拆除,将历史建筑保护审查列入政府征收、房地产开发、单位自行改造工程的审查范围。
韩蜀霞透露,随着成都传承历史文脉、培育特色化城市文态的力度不断加大,成都市房管局已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研究,着力促进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体系和法制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加大对具有成都文化特色和传统风貌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