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五大兴市战略”规划成都第三绕城高速
代表委员热议五大兴市战略
交通先行
如何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
“我们在积极谋划启动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
产业倍增
怎样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支撑?
“要实现‘产业倍增’,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发展”
立城优城
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天府新区和北改工程建设启动共同沟规划建设
三圈一体
如何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发展?
都江堰将努力实现“尾雁快飞”、甚至“尾雁赶超”
全域开放
怎样实现产业领域和市域空间的全面开放?
建立对外来人员统一服务的机构和场所,提供咨询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会的代表委员,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对策,为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出谋划策。
交通先行
第三绕城高速全长360公里
年内还将动工建设成都至蒲江的铁路。
年底前将确定第二机场的最终选址方案。
正在研究今年对沙西线进行节点改造,消灭红绿灯。
“我们在积极谋划启动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市人大代表胡庆汉说,这条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将是成都的第三绕城高速。全长360公里,将连接德阳、资阳、眉山、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等地。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要素准备,一经落实就将启动招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将采取BOT方式修建,建设完成后将收取通行费。
今年成都交通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快速通道建设以及购买公交车辆。9月前,将完成成自泸高速和成德绵高速公路的建设,年内力争建成成安渝高速、成德南高速,明年将建成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将抓住机遇推进市域铁路建设,确保今年建成成灌铁路离堆公园支线和彭州支线,年内还将动工建设成都至蒲江的铁路。
来自市物流办的消息称,今年底前将确定第二机场的最终选址方案。
胡庆汉透露,今年中心城区与二圈层、二圈层各区市县之间的公交融合将有重大变化。初步确定各区市县政府负责整合区域内现有的公交经营主体,按照“一区一个公交公司”的模式整合市场。整合工作将于今年内完成,之后城区和二圈层互通公交就顺理成章,从而推行同一个标准、同一个票价、同一个服务规范的公共交通服务。
目前,市交委正在研究今年对沙西线进行节点改造,消灭红绿灯,使其成为真正的快速通道。
“交通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经济动能的传输系统。”市政协委员魏旭认为,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需要“软硬兼施”,既要在道路等基础设施上有大的作为,还需要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较重处罚交通违规、违法行为。通过较高的违法成本,让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交通建设上,希望成都加快地铁建设步伐,使地下交通尽快形成纵环相结合的地铁网,让地铁真正成为城市交通中快捷、安全的公共交通网。
产业倍增
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发展
尤其要解决好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要实现‘产业倍增’,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发展。”市人大代表何礼认为,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率先发展,市经信委今年确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抓重大产业、重大项目、企业培育、园区载体建设、产城一体发展、圈层融合、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西部通信枢纽建设、创新服务载体。
“要成功实施‘产业倍增’战略,产业发展上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关键在于三次产业要联动发展,前提在于先进制造业要先导发展,但也要避免产业发展与同类大城市同质化竞争。”王进委员说,过去几年,成都在产业发展上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成都应依托当前积累的产业资源和优势,在工业上大力抓好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尤其要解决好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div id=news_more_page_div_id align=center> <a href=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2/02/10/013441429_01.shtml> <a href=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2/02/10/013441429_01.shtml>下一页</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