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用户名] 发表于 2012-10-13 15:46:57

婆婆们的粽子传奇 串联成都粽子一条街前世今生

  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临近端午节,成都马鞍东路车来人往,一派繁忙。  走在这条街上,无论什么店铺,在端午节到来的前半个月,都会临时改行卖粽子。这些数目众多的粽子摊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十有八九都以“婆婆”命名:马婆婆、杜婆婆、陈婆婆、杨婆婆、胖婆婆……这些“婆婆”的故事,也串联起了“粽子一条街”的前世今生。  51岁的梅显红说:“30年前,我妈和马婆婆、任婆婆一起打伙包粽子,慢慢这条街上的街坊都参与进来,后来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在我妈她们前面,院坝头的李婆婆最先在大门口包粽子卖粽子。”如今,除了已经去世的李婆婆,其他三位都还活跃在这条街上。4个婆婆都来自马鞍东路13号大院。  马婆婆今年86岁了,每天她不是坐镇自家摊位,就是来回在街上游走,和左邻右舍聊一聊。“这条街上的年轻人,好多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马婆婆说。上世纪80年代末,不少年轻人在家待业,看着他们,三个婆婆着急。“开始就是找年轻人帮忙卖粽子,也教他们包粽子。”现在,马鞍东路上卖粽子的人,大都是几位婆婆的徒弟。  这样兴旺的情形,当然不是只靠三个婆婆就能形成的。家住二街坊的周大爷说:“很多人都说是婆婆们成就了‘粽子一条街’,其实成就这条街的还是你们媒体。成都晚报老早就开始报道这条街,那时候起这条街才开始扬名。”  成都晚报记者 李杨 王红强 陈艾 摄影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婆婆们的粽子传奇 串联成都粽子一条街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