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择校热 成都中心城区每个街道均有优质学校
缓解“择校热”,到2015年,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占总数的比例超过80%2月17日,记者从成都教育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成都将着力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实施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加快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strong>关键词:均衡化 2015年优质资源覆盖率100%</strong>
成都将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办法,进一步缓解“择校热”,鼓励各区市县按照指导合作型、对口帮扶型、委托管理型等模式,打造一批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新优质学校,逐渐消除优质教育分布盲区。到2015年,着力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进一步促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分布,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占总数的比例超过80%,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100%。
今年成都还将启动全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创建10-15所科技、艺术、体育、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数理、人文等特色学校。
<strong>关键词:现代化 按八类指标实施监测</strong>
从今年开始,成都市将按照《成都市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实施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这个指标体系涵盖“事业发展水平、教育公平和质量、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及教育信息化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国际化、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教育管理水平和社会满意度”八项内容。
在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成都将着力打造1-2个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和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建成1-2个“职教智慧教室”。
<strong>关键词:国际化 实施市级“外教进校园工程”</strong>
为提升教育的开放水平,成都今年将设立 “国际教育政策和国际课程研究中心”,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建设教师国外培训基地、教育国际服务基地、友城留学生基地、汉语推广基地、外籍教师资源基地。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境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开设国际部,开设国际认证课程和国际预科证书课程。
成都还将建立外语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全市英语教师专项培训计划(2012-2014年)。实施市级“外教进校园工程”,鼓励区(市)县高质量、成批次、多模式引进外籍教师。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实习生 石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