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 发表于 2012-3-12 23:53:11

成都建国际化城市:注重人性化细节 吸引高端人才

  <strong>建设对外开放环境</strong>
<strong>  怎样吸引人才?</strong>
  成都是西部当之无愧的教育中心。成都各高校可加强招收国际留学生的力度,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传道授业。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既是国际企业投资成都的后备人才库,也是成都建设国际化城市长久的人力资源支撑
 <strong> 建设对外开放环境</strong>
<strong>  怎样吸引企业?</strong>
  一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敏感。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方面,政府只需要下大力气打造一个环境,让海内外人士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就有条件发展为国际化城市
  和成都一样,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也是远离海岸的内陆城市,从地理位置来说并不占优,但芝加哥却是全美第三大城市,也是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毕业于芝加哥西北大学的西南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任品认为,人才,是芝加哥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根本推动力。成都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国内外人士进入中国西部首选成都。
  任品
  西南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毕业于芝加哥西北大学
  陶启智
  西南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
  <strong>芝加哥</strong>
<strong>  丰厚保障 留住当地高校毕业生</strong>
  芝加哥是美国中部最重要的教育中心,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都是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同时,芝加哥也是多所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没有国际标准的人才,就没有国际化城市。”任品介绍,芝加哥吸引人才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以人为本”。由于具有先进的硬件环境、工作环境,丰厚的报酬和多选择的发展机会,芝加哥数十年来吸引了大量人才。芝加哥高校里走出来的毕业生,许多都留在了当地。另外,各大公司和高校为人才提供的多种补贴如免费搬家、为子女提供学校和学费、家属医疗保障、免费提供电脑甚至汽车、住宅等,都具有很大吸引力。
  任品认为,成都是西部当之无愧的教育中心。成都各高校可以加强招收国际留学生的力度,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传道授业。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既是国际企业投资成都的后备人才库,也是成都建设国际化城市长久的人力资源支撑。
  <strong>爱丁堡</strong>
<strong>  周全服务 为国际人才提供便利</strong>
  西南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陶启智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他也认为,成都应当继续发挥高校吸引国际化人才的领头羊作用,全面发展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行业。
  据介绍,在苏格兰,政府会建立专门网站,提供当地投资环境、资源状况、人力储备、生活旅游、教育医疗、法律法规等全方位信息,且有多种语言版本,以最大限度吸引人才。“甚至还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他说,当地会将相关手续办理时间缩到最短,尽可能地为国际人才提供方便,“外国人要是想前往当地投资创业,程序非常简便快捷”。
  陶启智还特别提到,西南财大在创造开明的政策环境、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方面就做得不错,这也是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学者愿意回到成都工作的原因之一。
  此外,任品和陶启智都认为,国际化城市应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和宽敞的马路那么简单。国际化城市都具有相当强的包容性,各种外来文化既能被融为一体、相互吸收,又能保持各自的风格,百花齐放。
  成都商报记者 程启凌
  <strong>香港</strong>
<strong>  高智纬</strong>
<strong>  香港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人</strong>
<strong>  城市开放环境 企业最敏感</strong>
  “我们感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机构开始关注成都,成都本地的企业也越来越有兴趣把业务扩展到海外。”香港人高智纬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人,在他看来,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有开放、文明的环境,有发达的对外交通,有充满活力的国际交流活动,而成都正在快步追赶,也有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的后发优势。
  高智纬介绍说,香港是一个开放型城市,政务管理上大量采购商业机构提供的服务,招标也是全球性的,没有进入门槛,能让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参与进来,增进对香港的了解,进而促进这些公司在香港落户。
  高智纬说:“一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环境怎么样,企业是最敏感的,做什么赚钱,他们可能比政府更清楚。国际性的经纪人来了香港后,会敏锐地嗅到商机。”
  他表示,政府不能主导产业发展,但可以引导产业发展。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方面,“政府只需要下大力气打造一个环境,方便投资人来开公司开店,让海内外人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和文明程度,这就有条件发展为国际化城市”。
  除了大企业,对香港服务业贡献大的还有中小企业,比如海外人士纷纷来香港开公司和餐厅,即便规模不大,也可以提升香港的国际化水平。“成都在引进大企业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我相信政府用心地为大企业提供了政务服务,希望也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的企业。”
 <strong> 文化旅游国际合作 利用好巴蜀文化</strong>
  旅游业同样也是成都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对于成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高智纬说,香港有一些国际艺术节,连续举办多年,慢慢地让海内外文化在香港汇聚。高智纬认为,成都有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这是非常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得好,在国际上有很强的吸引力。成都可以通过音乐、电影和现代艺术等形式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strong>做好国际会展 与北上广打差异牌</strong>
  香港的国际会展活动频繁,高智纬认为,这首先取决于香港跟外部的交通发达,国际航班往来频繁。“成都深处内陆,但这几年客运、货运的直达航班也发展迅速,希望继续通过发达的交通缩短与外界的距离。”
  “近年成都举办了西博会、糖酒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已经很成功。希望持续地做,并逐步提高参展公司和嘉宾的国际化程度。”高智纬建议,成都如果能跟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差异化发展,在一些“空白”领域更能迅速取得成效,提高国际影响力。
  高智纬非常赞赏成都近年的城市营销,有了宜居城市的口碑,在汇聚人才方面有了吸引力,“希望这座城市让人才都有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在全球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strong> 纽卡斯尔</strong>
<strong>  高云</strong>
<strong>  必迈升环球教育学校校长,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居住和工作多年</strong>
<strong>  主动出击</strong>
<strong>  让世界了解成都</strong>
  必迈升环球教育学校校长高云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居住和工作多年。在她看来,成都要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就要做到主动出击,创造各种机会让外国人来了解成都。
  1992年,初到纽卡斯尔时,高云被当地人学日文的热情给震撼了一把。
  “当时,当地所有中小学都开设有日文课。更夸张的是,很多语言学校的德语和法语老师不得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日语,才更容易在中小学找一份工作。”
  高云说,当时有一个日本城市来访问纽卡斯尔。那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但就是这样一个城市,也给当地的大学和中小学提供了数额不菲的奖学金,以奖励日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日本游学和工作。
  高云介绍,为了开拓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澳大利亚的大学和高中都有“研修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到外国进行3~4个月的专题学习和研究。“每年,研修项目要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到处找能接纳他们的地方。日本提供的游学机会就给了他们一个好机会,但我很少看到中国的城市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她建议成都应该采取类似的行动。“这种交流方式和简单的旅游不一样,它能让成都在外国人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进而喜欢上这个城市,甚至留在这个城市。”成都商报记者 王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建国际化城市:注重人性化细节 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