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大爷受助光明基金 模糊十年重拾清晰
前几天,家住新都某村的王大爷特意借儿子的手机给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的医生打来电话,兴奋地讲述自己做完白内障手术返家后的激动心情,“快十年了,终于看的见树木田坝了,站在院坝里,对面山顶上最大的那棵老树也看得到了!”十年白内障,模糊生活成习惯
年近七十的王大爷早在十多年前就患上了白内障,视力不断下降。不过,王大爷和家人并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村里眼睛不好的老人很多,我们以为这是人老后的正常现象,加上家里条件不算好,觉得去医院肯定得花不少钱,就拖了下来。”王大爷的家人告诉我们,靠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王大爷逐渐习惯了在模糊中生活。
但随着白内障病情的加深,王大爷的视力一年不如一年,终日只能待在家里。前年,王大爷的孙子出生了,但在王大爷眼里,却只有一张看不清五官的小脸。听着孙子的笑声,在模糊中生活了近十年的王大爷,想重获清晰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一朝获清晰,光明基金消除顾虑
直到近段时间,王大爷的愿望有了实现的机会。四川省千万白内障光明行动组织的眼科流动门诊车到新都进行免费眼病检查,听闻这一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家人带王大爷进行了检查。来自康桥眼科的医生志愿者告诉他们,王大爷已经患上了白内障,拖延至今视力十分低下,如果不进行白内障手术,面临的将是彻底失明。
在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光明基金的资助下,王大爷一家不用再担心无法承担治疗费用,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大爷最终顺利的在康桥眼科先后进行了双眼的白内障手术,左眼术后第二天,拆掉纱布的王大爷终于看清了孙子的脸。
专家:农村老人治疗意识不高
为王大爷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康桥眼科白内障专家肖志全表示,目前大多数农村白内障老人对待白内障病情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一方面缺乏相关知识,没有对眼病进行治疗的意识,强迫自己适应模糊的视力,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治疗眼疾可能会给子女增添很多经济负担。
肖志全提醒,白内障最终会造成眼睛永久失明,在发展过程中还容易引发其他眼病,如果错过治疗时机,将增加手术难度和影响术后效果,甚至无法再做手术。目前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光明基金正在对可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资助,旨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早日通过手术重见光明。(向浩)
相关链接
四川省千万白内障光明行动:四川省千万白内障光明行动是由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简称四川红基会)主办,四川红基会光明基金办公室和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四川省红十字眼科医院)联合承办的大型公益项目,对全省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的百岁老人,每年至少一百名低保,五保和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以及生活特别贫困人员,实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全额资助;对其它经检查患有白内障的人员,实行高品质进口折叠人工晶体免费赠送或个人自付费部分减免报销。活动咨询电话:4007889900,现场报名: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衣冠庙立交桥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