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回复: 0

序言 第三讲 西游记的思想来源 解读西游记 证道修行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5 2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41015202848.png

                                                                                                            点上图看视频


                                                 序言
                                                第三讲
                                                                                                         《西游记》的思想和来源

    儒、释、道三教本一体,同根同源,指他们思想相通,阐述的道理完全一样,只是表达的形式不一样了,在佛教里的一个主要思想、主要的说法,在儒教和道教里,也能找到相对应的思想和说法。
    儒教和道教主要思想,来源于《易经》,佛教从印度传入,为什么也和中国《易经》的思想吻合,就不得而知了。《易经》在周朝那个时期,应该是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读得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词意的变化,人们也就随之而逐渐读不懂了。词意怎么会变化呢?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词的意思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变化。“兵”这个字,在古代是指武器,而现在是指部队的战士,同样一个字,古代指的是物,现在指的是人。又比如,过去把特别爱看戏的叫做“戏迷”,后来把特别喜欢扮演某个演员的人叫做某人的“票友”,后来又叫做“追星族”,再发展就到了“粉丝”,最后出现了“玉米”、“凉粉”。就这短短的几十年,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何况是成百上千年。词义在发生变化,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也在发生变化。   
    到了老子那个时期,大多数人对《易经》已经读不懂了。老子是当时的有道之士,德高望众,在途经函关时被守关将士拦下,要他写出点东西来,以度众人,否则不予放行。老子写出了《道德经》,很大程度上是对《易经》中有关“道”和修行方面的内容作了再阐述,着重用“道”的方法阐明了世间万事万物间的关系和个人修行了道的方法(后来的孔子又用儒教的方法解读了《易经》)。当时的人们都能读懂,要是当兵的读不懂,肯定不会放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德经》人们又读不懂了,又有很多很多书专门来解释、辅导帮助人们读懂《道德经》,例如《性命圭旨》就是其中的一部,重点就放在修行了道上,解决修行中出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类书都又读不懂了。到了元、明时期出现了《西游记》,这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的教训,以小说故事的形式着重阐明了为什么要修行了道,以致修行了道的方法和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一一做出了解释。明朝人把它读懂了,但又不全懂,对明朝的影响极大。对修行者帮助很大,对皇室起了负面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把《西游记》的本来意义忘掉了,把它的小说故事内容记下来了,真正是“买椟还珠”。不懂《西游记》的真实主题思想,来研究《西游记》,故事的寓意理解起来就很牵强,故事就前后矛盾,漏洞很多,更谈不上成系统的话了。比如,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奈何他不得,诸神捉怪,拿他不住,就是逃出八卦炉后,三十六员天将也降他不住,可到了取经路上,随便下凡一个妖怪孙悟空都打不过,还得去请各路菩萨。这就是很多读者都提出的一个问题。
    为了帮助后人能读懂《西游记》,清朝人刘一明写了本书《西游原旨》,重新阐明《西游记》的本身思想内容。他用《易经》的方法来重新导读《西游记》,《西游记》的思想本身来源于《易经》,《易经》现在大多数人都读不懂,再用它来解释《西游记》还是读不懂,同时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今天,我就用现代人的说法和现代人的观点、方法来重新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呢?请听下一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5-3 14:06 , Processed in 0.0458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