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川籍农民工苟发华代表班组领取工资。(图据网络)
《欠薪6千万 千余川籍民工包头讨薪》后续
川籍农民工在内蒙古包头被欠薪6千万,四川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跨省援助,此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27日下午,部分川籍农民工已领到了40%的拖欠工资,但是关于剩余60%的领取时间,包头昆都仑区政府并未给出答复。
喜 部分民工领到40%欠薪
当天下午,与信源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的百多名川籍农民工,来到了包头市昆都仑区政府,在一办楼的二楼会议室,民工们手拿着份证复印件、工资单以及委托书等材料,等待着领取政府承诺的拖欠工资的40%,据了解,除在现场外的百余人外,还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工地的工人,委托班长或工友代其领取。
严德刚是该工地北区混泥工的班长,据他说,当天他领取了包括自己在内8名工人的工资,其中大部分为其负责的混泥工,每人平均领到了7000多元。据泸州市司法局的律师李军表示,接下来几天,会陆续发放其他民工的40%拖欠工资。
忧 剩下的60%还没有回复
“对于剩下的工资,我们还是想继续等,看能不能要回来。”严德刚表示,根据了解,现在还留在工地的大部分工头也有这样的想法。而法律援助工作组的律师,则分析认为领取40%后,劳动合同关系依然存在,并不影响要求支付60%余款的权力。
昨天,又有数百名农民工能领到相同比例的工资。而剩余60%的领取时间包头昆都仑区政府并未给出答复。
盼 后期解决方案出炉
昨日,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继续和包头市劳动鉴察大队、包头市昆都仑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包头市昆都仑区总工会等多部门协调。提出了提出两种解决方案。A计划是等“失踪”的开发商现身,完成这个工程。如果开发商迟迟不出现,就实行B计划,对工程进行项目重组,找新投资者来接手工程。这一步的实施者,可能会是债权人、法院,或者政府工作组。
“只有等整个工程完工了,农民工才有希望拿到剩下的钱。”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晓林说,讨薪至此暂时告一段落,援助律师初步定于后天离开包头市。今后会和农民工们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援助。
同步播报
法律援助组接到另一工地农民工求救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援助律师处了解到,昨日,他们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联系他们的是来自包头市附近另一家工地的川籍民工,其中仍然大部分为泸州市合江人,据了解,他们也被工地老板拖欠了工资,由于未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因此对于涉及的民工人数和拖欠工资金额则尚不清楚。“等我们回去后,会向市上领导通报情况,然后继续跟进。”合江县司法局律师张时久表示。
专家支招
农民工遇欠薪要主动求助
面对欠薪,农民工如何维权呢?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晓林王晓林说,农民工应多个心眼,保管好劳动合同、以往的工资条等证据。遭遇欠薪,应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备案。如果欠薪单位拒绝支付,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还不能解决,就向法院起诉,或到当地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司法局可派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服务。一般情况下,法援中心接案后,将派出律师与欠薪方进行沟通协商,协商不成,再找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寻求解决方案,或走法律诉讼途径讨薪。
|